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环境设计专业开展《人机工程学》课程实践调研走进广州市第二养老院

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设计服务于人”的育人理念,4月29日下午,广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组织开展《人机工程学》课程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环境设计教研室专任教师刘佳带领环境2302班36名学生,前往广州市第二养老院开展以“认知症老人架空层空间优化”为主题的实地调研与志愿服务。

活动伊始,养老院资深护理员林群娣为师生开展专题培训讲座。她结合20余年照护经验,系统讲解了认知症老人的行为特征及照护要点,强调空间设计应避免尖锐转角,扶手高度应控制在75–80cm之间,以符合人体工学要求。现场演示中,她演绎了规范的轮椅操作流程,学生认真记录关键步骤,深入体会到课程中各类参数在实际照护环境中的重要意义。

随后,师生们分组进入认知症照护区域协助老人参与活动。在护工指导下,学生们耐心沟通、规范操作,协助老人乘坐轮椅、安全下楼。在养老院架空层空间,学生们与老人共同参与“感官疗愈运动会”,现场设置的传球、丢沙包、投篮等游戏均经过适老化改良。活动过程中,学生依据课程所学,对游戏道具进行适配调整,协助老人完成参与任务,体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精神。

志愿服务结束后,学生迅速投入到架空层环境调研工作中。调研分为测量组、观察组和记录组,围绕柱网布局、通道宽度、休憩设施、动线组织与照明环境等方面展开系统采集与分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课程中的人机尺度与空间数据相结合,识别出多个实际痛点问题,并就绿植摆放、照明方式、座椅扶手等细节提出初步改进设想。

调研总结环节,学生们围坐一圈,分享此次实践中的观察与思考。刘佳在总结中表示,人机工程学课程不仅关注数据精度,更重在洞察用户真实需求。本次实践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设计依据,推动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开展空间优化研究,以实现对老年群体更具温度的空间关怀。

据悉,本次活动所采集的调研资料将作为认知症老人活动架空层改造设计方案的重要参考,后续将围绕“无障碍通行”“感官疗愈”“社交促进”等核心要素,由学生完成初步设计构思,实现课程学习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本次教学活动是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与“专业实践”融合育人的积极探索,展现了专业教学在社会服务中的实践成效。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将持续推动实践教学与社会问题联动,引导学生在真实场域中践行设计的社会责任与人文价值。

活动现场(一)

活动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