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与环境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实效,10月27日,环境设计教研室组织召开课程专题线上研讨会。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赖伟成、环境设计专业负责人龙莉红、教研室主任周子豪及课程组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周子豪主持。
会上,课程任课教师围绕课程实施计划、教学内容构建、考核体系设计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与困惑,推动对课程整体结构与教学路径的优化。大家一致认为,当前AI技术发展迅猛,课程设置应更注重思维引导与能力培养,避免陷入工具使用的表面化教学。
针对课程实施现状,周子豪指出,《人工智能与环境设计》课程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基础设置差异化教学目标,并强调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AI设计思维,引导其掌握完整的设计流程与创新逻辑,从而具备适应技术更迭的核心能力。
龙莉红进一步指出,该课程的核心不在于“教会学生使用AI工具”,而在于“通过AI教学启发学生设计创新”,课程应引导学生跳出传统设计思维路径,在多元融合、跨界整合中探索新的创作表达方式,最终培育具有前沿视野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赖伟成从学院教学改革全局出发,提出三点关键性建议:一是将AI教育系统性纳入通识课程体系,实现普及化、常态化发展;二是按阶段推进“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等多元AI教学模块,提升技术应用能力;三是聚焦学生差异化特点,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与考核机制,实现个性化发展与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协同统一。
此次研讨,不仅为《人工智能与环境设计》课程的高质量建设明确了发展路径,也为推动AI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教研室将持续推进课程优化与师资培训,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环境设计教育的新模式。

会议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