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艺术设计学院环境专业101工作室举行主题为“艺术·建筑·文化:水族建筑艺术的时空叙事”的博士沙龙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加强优秀科研成果的交流,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推动学科间互动融合,营造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环境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周子豪担任沙龙主持人,沙龙主讲人为朱村辉博士。
讲座伊始,朱村辉分享了个人研究经验,阐述了民族文化作为艺术文化根基的重要性,并介绍如何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诠释民族文化,让建筑空间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与理性追求的基础上,彰显民族文化与感性美学特征。报告中,朱村辉讲述了水族水书文化、马尾绣文化、水族建筑及水族民俗等内容。讲座内容结合当地人文环境、生活习俗与经济发展,以民族文化为源头;并着重阐述了水族建筑与这些文化元素千丝万缕的联系。朱村辉从水族建筑与水书文化的起源关系入手,讲述了水书如何作为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影响着建筑选址、布局等。同时,分析了水书与建筑艺术在造型、符号运用等方面的关系,通过从艺术角度挖掘二者共通性,将水族建筑与水书文化紧密关联在一起。并归纳出建筑空间形态的五种方法:直接引用法、解构重组法、意象升华法、矛盾空间法和抽象法。在讲解过程中,朱村辉通过大量生动案例与详实图纸,让复杂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讲座过程中,朱村辉不仅分享研究成果,深入剖析建筑、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是艺术文化的根基,水族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研究价值。通过此次沙龙分享,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中探索研究民族文化。同时,朱村辉与现场同学积极互动交流,耐心解答各类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参与讲座的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有同学称:“通过此次讲座,我对民族文化艺术有了更深入了解,为今后学习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方向,这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意义非凡,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
此次博士沙龙的成功举办意义非凡,它为学生搭建了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思想的碰撞中,学生们拓宽了学术视野,深化了对专业领域的认知。展望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秉承“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理念,定期举办类似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助力青年学子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也将持续为学校的学术发展注入活力,推动学术研究迈向新高度。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聚焦民族文化与建筑艺术的精彩活动,让更多人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沙龙现场